危急关头,人民战争打响。我省组织动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积极投身抢险救灾工作,帮助恢复生产生活,开展心理疏导活动,踊跃参与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长湖湖堤上,6000余名群众自发走上堤坝巡查排险;浠水县白洋河水库连续发生散浸、脱坡险情,当地数百名干部群众昼夜抢险;嘉鱼簰洲湾600余名在外务工人员闻讯返乡,上堤值守,回不来的也捐来了矿泉水、泡面。
初步统计,截至7月19日,防汛战场上,除水利专业人员外,上堤防守的干部、群众近12万人。
防疫战线上,3.2万名医疗与防疫队员投入抗洪防疫工作,近300个医疗救护站遍布各个汛区,为百姓服务。
“已消毒。7月11日。”一页加盖公章的粉红色告示,贴在长江干堤黄梅县蔡山镇6号哨棚的外墙上,加黑加粗放大的“已消毒”3个字,很是醒目。
18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行走在黄广大堤上,看到林立的哨所都能见到这样的公告。同时,各种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海报也张贴得琳琅满目。
每个哨所里,都备有酒精、洗手液、口罩等防疫物品。蔡山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胡俊峰介绍,医疗点除了为防汛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每天还负责对哨棚内外进行消杀。
脱下防护服,穿上深筒靴,从防疫一线到防汛前线,战场在变,初心不改。
防疫防洪一盘棋,两道防线,筑起冲不垮的堤坝,倾情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生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我们不会让任何一名受灾群众流离失所、挨饿受冻!”18日,记者来到蕲春县蕲州镇第三小学,当地一位县干部郑重承诺。
这里是蕲春受灾转移安置点之一,从7月8日起,沙径村100多名转移群众陆续安置于此。
一进大门,有专人给记者测量体温并登记。陈时军老师说,安置点采取封闭管理,里面的人出去要严格履行请假手续,外面来的人一般都谢绝入内。
安置点艾香弥漫。镇干部潘冬梅介绍,当地多家艾企,捐赠了大量艾条,每天熏一下可以消毒。
为做好疫情防控,安置点设有医务室,各类药品齐聚,长驻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每天测体温两次,帮助校园消毒。记者看到,体温登记本上,密密麻麻写着测体温与消毒的记录。每间教室只安排五六个人入住,采取分餐制,不聚集。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全力统筹防疫与防汛工作。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考”过后,湖北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在大汛来临之际,全省启动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应急部门与水利等单位信息互联互通,共同会商研判,省、市、县三级值班值守、指挥调度、通信保障,各司其职,有序应对抗疫防汛双重考验。
践行人民至上,全省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
省委组织部号召全省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在抗疫与防汛工作中,勇于担当,向险而行。初步统计,截至7月20日,5万多名党员冲锋在抗洪一线,上万名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
省卫生健康部门启动24小时值班制度,卫生应急队伍24小时待命,每一个安置点和堤防巡视点都设置医疗保障点;截至7月16日,我省受灾地区设置医疗救护站267个,派出巡回医疗队2094支共计10488人次,卫生防疫队2340支共计11978人次,累计消杀面积1768万平方米。
省农业农村厅与省农科院由厅长、院长带队,派出几十路专家,带着全省400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挽起裤腿下灾田,帮助农业生产自救。
不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就是失职失责,全省各级纪委监委将监督问责扩大到抗洪一线、抗疫一线,加大明察暗访力度。6月以来,仙桃、大冶、红安等地问责多名因防汛不力、擅离职守的干部。
7月13日凌晨2时,经过连续10小时抢险,武汉市新洲浏湖泵站周边管涌群得到控制,高出泵站6米的滔滔举水奔流而过,堤内泵站安然无恙,坚守抢险现场的技术指导舒明智,却倒在他最熟悉的大堤上,永远离开了我们。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