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ER指数=市场招聘需求人数/市场求职申请人数。这个数字越大,说明越好找工作。
但是,要注意,行业景气是变化的,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变化的。尤其是现在进入大学,四年之后的行业形势和人才需求状况已经发生变化了。我们很难数据化分析未来4-7年的人才需求变化,但是我们一定要了解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
比如服务业,AI(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高端机械制造、软件、高端电子(芯片)、新能源、环境治理等等,这里面每个行业都涉及很多相关专业,这里就不再详细分析。
不过,有个最基本的原则,有必要给大家说说:一般来讲,越难学的专业、越辛苦的专业,读的人就越少。
作为没背景、普通人家的孩子,选择一个难度高的专业,并且最好一直读到博士,是最佳选择。比如,学医。
而且,有些搞基础理论研究的专业,大家也不要认为好像没什么现实的利好,比如:数学、物理学。这些基础科学研究,一般都是研究型单位需要,或者超大型企业需要。就算国内就业不好,也比较容易申请到国外大学深造。
不过就算上了不想上的专业也没关系。社科院的调研显示,中国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5%左右。也就是说你会有35%的概率从事与本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而且学历越低、学校层次越低,这种概率可能达到80%以上。
人生有意思的地方也在于其不确定性,往往读完大学,到头来你学的最好的可能是化妆、网游、美食甚至恋爱,最后以此为生,也说不定。
确实搞不清楚自己喜什么,也没什么特别擅长的,请看下一节。
02
次选学校
接着前文的思路,那么你可能在很多时候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专业很多学校都在开设,排名也相差无几,怎么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选学校了。专业排名相当,首选大学排名靠前的大学、综合性大学。985,211的大学优先,然后再是其他。道理很简单,越是知名高校,国家的投入就越多,学校的整体学术氛围就越浓。就算是将来转专业,选择的余地也够大。
在这里,补充一下,大家在网上查看大学各专业招生简章的时候,一定一定要注意看这几个词: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首先会提出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在本科学历层次,一般培养两种类型的人才,一种是应用型为主,一种是研究型为主。前者,以面对市场就业为目标;后者,以培养未来的研究生为目标。当然,也有两者兼顾的。专科层次的大学,主要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了解目标以后,如果将来你还想继续深造,读硕士、博士,就选择培养研究型的专业和学校。如果确定了这个目标,那么综合性大学、985、211的高校就是首选。
现在还有一类大学,是属于中外合作办学或者外国大学的中国分校。比如西交利物浦、宁波诺丁汉、温州肯恩、上海纽约大学,这些学校学费每年在5-10万,一半以上的老师都会是外教,大学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将更有机会开拓国际视野,生活环境也会优于其他国内高校。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考虑选择这些学校。
要注意的是,类似的国际合作办学也有野鸡大学,有些是自主招生,有些需要高考成绩做参考,有些搞2+2/3的对接学习,关于学历问题一定要了解、咨询清楚,国家教育部是否备案、是否认可学历。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