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1—24日,吉林大学—汉阳大学—逢甲大学教授工作坊在吉林大学举办。汉阳大学工学院院长柳鸿熙、国际事务副校长尹钟昇率汉阳大学第一工学院、第二工学院、第三工学院、第四工学院和第五工学院的15位教师到访。逢甲大学副校长邱创乾、工学院院长吴石乙率逢甲大学工学院、理学院、资电学院的15位教师和研究生同时到访。吉林大学副校长郑伟涛出席教授工作坊开幕式并致辞。吉林大学科学技术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建设工程学院、新能源与环境学院和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和两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教授工作坊期间的各项学术交流活动。 郑伟涛在致辞中对汉阳大学、逢甲大学新老朋友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汉阳大学和逢甲大学都是吉林大学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两所高校对吉林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学生竞争力提升计划和品牌项目的开展等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去年10月在汉阳大学举办的吉林大学—汉阳大学交流周期间,三校同仁共同达成的开设“吉林大学—汉阳大学—逢甲大学教授工作坊”的合作设想,经过三方共同努力得以实现,希望通过此次工作坊,三校同仁共同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探索共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充分挖掘有效资源,切实拓展务实合作。 邱创乾在致辞中回顾了2016年他代表逢甲大学出席吉林大学七十周年校庆时的场景。他表示,对吉林大学校歌中“人比山高,脚比路长”的奋斗精神印象深刻。逢甲大学与吉林大学和汉阳大学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三所高校教授工作坊的开展是一个崭新的开端,相信未来会惠及更多的师生,推动互学互鉴,共同进步。 柳鸿熙教授代表汉阳大学致辞。他表示吉林大学与汉阳大学在过去的几年中交流密切,合作广泛,为此次教授工作坊的举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希望来自三所高校的师生能够依托这一平台探讨共同感兴趣的科研话题,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增进彼此友谊,通过三校合作共同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吉林大学—汉阳大学—逢甲大学教授工作坊期间,通过“先进制造与机电系统控制”“基于智慧化与轻量化的未来汽车技术与设计”“水土修复与高性能建筑材料”“第二届吉林大学—汉阳大学电子电气研讨会”“新材料”和“水处理材料与技术”等6场主题工作坊,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建设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新能源与环境学院的数十位教师分别与汉阳大学和逢甲大学相关领域的教师共同发表相关领域的学术报告,分享最新的科研进展和共同感兴趣的科研议题。 工作坊期间,开展了学科对接交流会,就开展学生长短期交流项目、师资互访、科研合作、学术工作坊、学生实习等项目进行了深入讨论,希望能够在相关学科原有的合作基础上,增加合作项目多样性,扩大合作规模。建设工程学院与汉阳大学环境建设工学系、新能源与环境学院分别与汉阳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签署了院级交流协议。 访问期间,吉林大学与逢甲大学共同举办研究生科研工作坊,围绕“先进制造与机电系统控制”“汽车轻量化与智慧化”和“新能源材料的电催化性能”等科研方向进行学术交流。 新能源与环境学院在逢甲大学代表团到访期间,还专程邀请逢甲大学理学院特聘教授吴俊哲、助理教授简仪欣等为学院百余名研究生作了题为《纳米光催化材料合成及活性应用》的专题讲座,并与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4月23日下午,吉林大学—汉阳大学—逢甲大学教授工作委员会会议在匡亚明楼举行。六场分组工作坊分别派出教授代表进行总结,并就未来希望开展的科研合作方向、师生交流意向等进行分享,提出各学科教授委员会召集人名单。2020年,逢甲大学将承办三校教授工作坊,三所高校代表将分别就筹备工作进程和组织方式等进行商讨并达成共识。 逢甲大学是吉林大学在台湾地区最早的姊妹院校。自2002年起,在逢甲大学的支持下,吉林大学举办了17届台湾学生“北国风情”冬令营和4届暑期研习营,3,244名台湾青年学子与吉大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两校之间多年来在环境资源与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务实有效的师生互访与科研合作。 汉阳大学与吉林大学自2015年共建孔子学院以来,在师资互访、学生培养、科研合作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两校相继启动了交流周、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坊、跨学科学术交流研讨会、创新创业马拉松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合作项目。 |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