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院
1、历史沿革
统计学院前身是吉林财贸学院会统系,是全国最早(1950年)设立统计学专业的院系。1962年统计学科从专科升为本科。我国第一本统计学教材《统计学通论》的编者、全国著名统计学家王思立教授为当时的学科带头人。1986年调整成立了统计系。随着统计系学科专业的增加,统计系1992年更名为经济信息管理系,2008年1月,学校对学科专业布局再次进行调整,恢复了统计系,2009年更名为统计学院。
2、学科建设
统计学科是国家一级学科,我院统计学科1998年被评为吉林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吉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获批准建设省级统计学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于2014年通过验收;2014年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2016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统计学科取得C+成绩(排名位列本学科前40%-50%);2018年统计学科被评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2019年经济统计学专业被评为吉林省一流专业。我院现有“统计学”和“经济统计教研室”两支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3门省级精品课程:《统计学》、《市场调研与预测》、《多元统计分析》和2门省级优秀课程:《国民经济统计学》、《经济预测与决策》。
我院目前有三个本科专业:统计学、经济统计学(含经济数据工程实验班)、应用统计学。
早在1984年我院统计学科就获得了硕士研究生培养权,成为我校最早的3个硕士点建制单位之一。现有统计学、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数量经济学三个硕士点,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本硕人才培养体系。
3、师资队伍
统计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科研实力雄厚、学历层次较高,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博士21人;硕士生导师10人。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学术团队。多位教授在本专业领域内有较高的声誉,在中国统计学会、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中国统计教育学会、中国工业统计学教育学会、中国商业统计学会、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学会担任常务理事或理事等职务,是国家教育部统计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科技信息中心、吉林省老龄委、吉林省就业促进会等特聘专家、是吉林省优秀教师、省五一劳动奖获得者等。
近五年,统计学院教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多项;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励20多项,在重要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公开出版专著、教材15部。
4、人才培养
统计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为学生设计了多个出口(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留学、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等)。六十多年来,统计学院为社会培养了本科及硕士层次的专门人才近3300人。已培养研究生29届近200人,本科生39届近3100人。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495人,研究生97人,形成了较完整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统计学院建有国内领先的统计综合实验室、调查与分析实验室、访谈实验室。与吉林省统计局、吉林省抽样调查大队、吉林省普查中心、吉林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长春市统计局、上海亚信联创集团、长春百丽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学生在校四年中有机会参加全国经济普查或人口普查等专业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5、学生社团与特色活动
学院有统计文化读书社、外语活动社、统计调查小分队、统计建模研究会、数学建模研究会、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等以院学生会为主导的各种学生社团。学院每年举办以“倡导良好学风、贴近专业实践”为主题的“统计文化艺术节”,统计作品大赛、校园歌手大赛、学生辩论赛、舞蹈大赛,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学院会派出代表队参加全国统计建模、数学建模、市场调查分析大赛等国家级专业赛事。 近5年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50余项,省级奖项200余项;发表论文64篇;获得大学生社会调研立项80余项,国家级创业训练项目11项,省级项目27项,省级创业创新项目35项。
6、就业情况
六十年来,统计学院毕业生以其雄厚的基础、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他们中有政府管理部门的各级领导,有高校、科研院所的学术骨干,有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我院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2018年,我院统计学专业考研率为40%,全院专业考研率为27%,国企13%、金融单位11%、公务员10%、出国留学5%,总体就业率97%。连续10年为吉林省和学校就业先进单位。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