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海洋强国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蓝色粮仓建设等国家战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优秀的专业素养,掌握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相互关系、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增殖与养护、智慧海洋、海洋碳汇、海洋管理等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了解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能够胜任海洋资源与环境领域的教学、科研、技术研发、生产实践、咨询与管理等工作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通过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理论精髓,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具备从事海洋资源与环境领域的教学、科研、技术研发、生产实践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进行本专业相关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3.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智慧海洋、现代信息技术等基本理论,具备海岸带、近海、深海和极地等多种类型海域的海上调查实践能力。
4.掌握海洋生物资源管理、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等基础理论,熟悉国家有关海洋资源与环境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具备数据收集、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6.具备扎实的数学、外语、化学、计算机等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奠定坚实的自我提升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基础。
7.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及时跟踪海洋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发展趋势,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国内外学术前沿,服务海洋领域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
三、主干学科
海洋科学、水产学
四、核心课程
海洋生物学基础、渔业资源生物学、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生态学、海洋资源管理、生物资源评估、海洋化学、海洋环境保护、智慧海洋。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海洋化学(课程实习)、海洋生态学(课程实习)、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查实习、增殖资源学实习、海洋调查方法、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六、主要专业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大学物理实验、海洋生物学实验、海洋化学实验、海洋生态学实验等。
七、修业年限
四年
八、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