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属于新农科工程类专业,注重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高效、智能化转型升级时对高层次智能农机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旨在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工程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国际化视野、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沟通能力,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从事农业智能装备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智能制造、技术开发、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的办学水平如何?
本专业依托福建农林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筹建,于2021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同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所依托专业为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同时也是我校创新创业试点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示范建设点支撑专业。专业所属学科于1993年获批农业机械化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2005年获批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被评为福建省重点学科,2018年学科获批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福建省“双一流”农业工程高原学科。
★本专业的培养特色是什么?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交叉融合了农业装备设计、农学与农艺、自动化与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先进技术,主要偏重于农业智能化装备的设计、控制、制造及其应用过程中的管理等内容。
本科生培养突出团队“导师制”特色,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专业指导老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本专业的核心、特色课程有哪些?
本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科类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选修课组成。课程设置上结合农业工程学科特点,注重农机装备智能化。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职业指导等;科类基础课:工程制图(机械类)、普通化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动力机械理论与装备等;专业核心课:数字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农业机器人与作业系统等;专业选修课:计算机绘图与三维建模、普通生物学、C语言与嵌入式系统、企业管理(双语课)、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概论(双语课)、控制工程基础、精准农业(双语课)等。
★本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如何?
农业智能装备为“中国制造2025”十大发展领域之一,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海洋工程等领域并列。基于我国农业新业态与农村经济发展新特点,我国农业发展更趋向规模化、设施化、装备化、智能化、精准化生产方式转变,因此,现阶段国家急需本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广阔。同时,毕业生也可在相关机械制造企业,尤其是农业装备制造大型企业、科研单位、国家机关或高校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管理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