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介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于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一级学科为戏剧影视学,专业代码130305,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2022年开始招收广播电视编导专升本,专业代码130305,学制两年。2017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紧紧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形成了“理论化教学保基础,实战化教学促应用,个性化教学出风格,团队化教学塑厚重”的人才培养特色。着力培养优质的广播电视节目的编导者,影视戏剧节目的导演者,文化项目的创意者,影视文化的研究者,新媒体的应用者。近年来,学院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加大对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教学建设的投入力度,拥有省内外一流的数字化电视演播厅、高清编辑室、播音教室、备播室、非线性编辑室、录音室、摄影摄像实训室、媒资管理工作站等专业实验室,满足了学生基础课、专业课的实习与实训。
二、师资队伍介绍
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师资队伍强,教学水平高。师资队伍中包含专兼职教师、高级职称教师、“双师型”教师、中级职称教师。学院聘请报业集团及业内专家,形成专家库,不断丰富专业教师团队。教研室下设以课程为单位的教研组,定期展开教学研讨,鼓励教师参加外出学习交流,不断改善教学质量,进行知识补给和更新,逐步成长为应用型教师。
另聘请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清明奇妙游》等节目总导演陈佳导演、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孟磊教授、河南日报摄影部主任陈更升教授、河南商报社影像新闻部主任侯建勋教授为特聘教师。为适应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和发展需要,教研室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打造了一支学识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实践操作能力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专业特色
目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设施基本齐全,学校投入300多万建设了专业实验室6个。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相关实验室和教学场地主要包括摄像摄影实训室、非线编辑实训室、高清编辑实训室、中心数据库、平面软件实训室以及80座计算机机房等“系统化、专业化、智能化、应用性”的校内综合教学实训平台。
我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不仅注重理论,更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技巧的训练。参加微电影、短片、纪录片大赛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获得感,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都有极大帮助。
各类比赛不仅为编导学生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实训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排名不分先后,成绩不论高低,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有所收获的学生们。放眼未来,用四年后的成绩单为编导学生的优秀盖章!
“WE映”工作室强调以学习共同体为主,打造一条从编导创新课程体系研发,影视教育培训,视频拍摄制作,影视文化宣传等完整的实践教学链。
“WE映”工作室作为平台,主要以学生作为培育的主体,老师进行专业导向,结合理论和实践,增强教学效果,提升专业技术,培育学生的创新和创作能力,不断促进师生的互动,优化教学资源,打造良好的就业创业平台。
截至目前,“WE映”工作室创作原创作品80余部,其中故事片《群像》《沙飞》《雁归》、纪录片《汴梁十二钟》等10余部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记得》《星星之火》等40余部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未来,“WE映”工作室将会继续支持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进一步推动专业应用型教学目标的改革,提高学生实践创作能力,展示专业实践成果。
四、就业前景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着眼于我国传媒事业未来发展需要,本专业力求为主流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传媒机构输送各类网络视听新媒体和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内容创作专业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广播电视媒体、新闻宣传机构、视听传媒机构、互联网信息公司、影视广告公司、新媒体出版机构、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新闻摄影、纪录片摄制、全媒体采编及视听节目制作等工作。
编导专业成立考研指导小组,指定考研指导教师,根据报考院校一对一进行指导,编导专业考研率逐年攀升。
五、录取原则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录取原则是:在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课成绩达到分数线,按照专业课成绩从高到低的原则择优录取,录取过程中若出现专业课分数并列的考生,将按照文化课成绩从高到低的原则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