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也是问题。他们从同在欢乐谷实习的其他学校的学生口中得知,别的实训生每月有2000元工资,还有加班费。欢乐谷经营部的经理则让学生们问学校,“这边肯定都发了”。
中国新闻周刊致电北京欢乐谷,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这里每个实习生都有工资。
李一凡和同学们找带队老师质问,对方称实训一事是学校高层和企业直接商谈。“(没有工资)这个跟别的学校可能情况不太一样。”一带队教师如此回应中国新闻周刊。
“我们也干一样的活,不一样的就是我们不挣钱,傻干!”李一凡愤怒地说道。
学生们给黄骅市教育局打电话,对方称此事不归他们管,这个应该问劳动局。北京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实习期间用人单位没有与学生签署正式的劳动合同,不在人社局的管理范围。
“既然是劳务关系,用工单位也应该给一定的劳务报酬。”“用工单位和学校签了协议的话,关键看那个协议怎么说。按理说这应该签三方协议的。”中国新闻周刊拨打12348法律咨询热线,对方如此答复。
据澎湃新闻报道,因为不满学校的安排,部分学生拒绝参加实训,已遭警告或“降年级”处分。
“实习的事都是学校安排的,强制性的,如果不去实习就不给毕业证,还有降级的。”该校一名学生也向中国新闻周刊证实道。
因为李一凡提前结束实训,他的辅导员也给他的父亲发了短信,称他是自愿离职,需要支付其在欢乐谷的所有花费。此外,他“破坏教学这个环节,自愿承担责任,明年再继续实习”。
“背离职业教育规律”
小风刚从一所职业学院毕业,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起当时的实训时,仍连连感叹“很累”。
小风所学专业为汽车维修,实训是自己找的,在4S店当了半年的学徒。扛轮胎,放机油,换机油,每天工作10个小时,基本没有休息时间。待遇一般,包食宿,每月工资600元。
而学校统一安排的实训是在汽车工厂的流水线上工作,两班倒组装汽车零部件。“觉得被压榨,但大家都是这样吧,习惯了。”他表示,有些学校的确会强制学生统一实训,不参加不给毕业证。
在渤海理工一事的相关新闻下,也有网友评论道,“不就是出卖廉价劳动力吗?学校拿人头费。”他们质疑,部分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之间存在不正当利益关系。
渤海理工的做法并非个例。2016年,有媒体报道,兰州外语职业学院多名学生微博私信爆料称,学校强制学生去外地实习,时间长达近9个月,“不实习拿不到毕业证”。
2017年,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多名大二学生通过微博、QQ等网络渠道发声维权,称被学校强制前往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进行长达3个月的实习并被强迫签署三方协议。“如果不参加这次工厂实习,就拿不到学分,拿不到相应学分就无法顺利拿到毕业证。”
但有一部分网友指出,参与实训的学生“这点儿苦都吃不了,以后想吃苦都没地方吃”。他们认为,社会竞争激烈,学生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锻炼机会。而高职院校严抓实训就是为了保证就业率,进而保证招生质量,这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一定要有指导老师,不是简单的干活。……不是勤工俭学,或者到那里变相打工了。实训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要有教育投入的。”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院长马伯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真正的实训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和教学要求,一定是和课程的学习紧密相连。
在马伯夷看来,高职院校要想办好职业教育,必须找优秀企业合作,把学校教育和企业的需求结合好。“不是教几本书,到点了就放出来实训,有了就上岗,没有就算了,这是背离职业教育规律的。”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