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题目会不会很难”“越想记住的内容越记不住,本来会做的题目也做错了”……离高考正式开考还有两天,考生在复习时可能会出现紧张情绪,导致记忆力下降、学习不在状态,甚至出现失眠、胸闷、气紧、胃部不适等症状。近日,记者采访相关专家了解到,造成这些情况出现,多数是因压力太大产生心理焦虑,有的可能是“考前恐惧症”。
过度担忧易出现心理焦虑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理科主任医师汪玲华表示,考生心理上过度担忧将会出现恐惧、精神持续紧张、注意力分散等问题,容易干扰记忆,瓦解思维,不利于考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王相兰表示,“考前恐惧症”是一种心理适应问题,四类考生易发:一是被老师和家长寄予很高升学期望的学生;二是过于追求完美成绩的优秀学生;三是心理素质低、抗压能力弱的学生;四是学习成绩不优异的学生。
考生要注意调适考前状态
“临近高考时要有一颗平常心,抛开一切杂念与烦恼。”汪玲华建议考生轻松上阵,在走进考场前,可以通过默念“我一定会成功”
或者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吃自己喜欢的食物等,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在潜意识里树立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平静地走上考场,以保证更好的应试效果。
王相兰表示,考生对自己考前状态的正确调适很重要,保持适度紧张的应考状态能够刺激大脑,维持思维的活跃性;但过于紧张则需要进行适度调整。比如抽时间进行长跑等运动,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可使精神放松、心情愉悦,缓解压力。
汪玲华还提到,考生若上了考场出现手抖心慌、头脑一片空白等情况,可闭眼深呼吸,吸气要深、满,吐气要慢、匀,让自己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同时,汪玲华提醒习惯于“开夜车”复习的考生,应将晚上睡眠和早晨起床时间慢慢提前,每天提前约半小时,使大脑的兴奋点与考试时间同步。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