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试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文科20题,第(Ⅱ)问后的解答是第(Ⅲ)问解答的基础,学生可以更好地联系前面的知识和方法,获得结论。再就是采用相同的或类似的问题情境,不同的设问方式设计问题,以区别文理学生认知的差异。文科15题和理科15题的三角题、文科17题和理科17题的概率统计题的情境相同(或相似),只是在设问的层次上体现出文理科的差异。
总之,命题在内容的考查上,多考一点想的,少考一点算的,杜绝偏难怪题,避免学生超纲学、超量学,减轻学生负担。
三、试题在呈现方式上,力求体现层次性和创新性
新时代的数学核心素养是高考的新目的、新要求。北京卷在试题的呈现方式上进行创新。一是设计条件或结论开放、解题方法多样、答案不唯一的试题,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如文科13题和理科12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学生在解决开放性问题时,需要打破常规进行发散性思考。
二是试题的设计力求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层次化。在传统的数字、符号、公式的基础上,增加具有综合性和形式新颖的信息。如文科12题和理科11题,通过网格纸上的三视图,让学生直观地读出信息。文科8题,通过给定一个圆周角的图示,启发学生读懂图中点运动的信息。这种问题的设计可以考查学生多角度认识问题的能力。
四、试题解决方法凸显可持续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高考是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最后一堂课,也是人生历程的关键节点。数学学科的命题,不仅具有选拔人才的功能,还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文科17题和理科17题,以移动支付的发展与普及为背景来设计问题,样本数据来源于学生熟悉的情境。这种情境不仅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也感受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设问(Ⅲ)结合古典概型考查概率的意义,体会统计中的决策思想。文科20题,涉及到高等数学中的“无穷范数”概念和逼近思想,使学生感悟到高观点下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答上体现了发展性,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北京卷引导中学教学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即从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的掌握上下功夫;数学学科本质的理解上下功夫;知识联系和知识网络的建构上下功夫;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上下功夫;数学模型的建立和问题解决上下功夫;数学素养的达成上下功夫。
在新时代背景下,北京高考数学开启了新征程。试卷以立德树人为立足点,着力于数学知识和方法,数学文化和应用的考查,回归学生发展,回归数学本质,回归教育规律,构建“一二四”的高考数学评价体系。导向中学对“四具备”人才的培养,引导教学在六个方面“下功夫”。用“立德树人”铸魂,熔铸于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努力营造绿色高考新形态,描绘出一幅高考数学的青山绿水图。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