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同学
同学是个参照系,在比较中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水平,可这是学习策略,不是学习目的。我们学习不是为了把谁比下去,若日日只盯紧别人的学习状况、学习方法,只想着要和别人争高下,就在与别人的比对里迷失了自己,干扰了自己。此之谓失其本心!
事实上,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学习状况都不同,一种方法对他人有效,对你未必好用(包括本文提及的学习方法,一样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做选择),所以不能盲从别人,要分析自己的学情,摸准自己的脉搏,找到自己的节奏。
瓦特·兰德云:“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老子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也许在教我们如何面对他人吧。
03方法科学,事半功倍
有些同学不想方法不管策略,成日把自己埋在题海里,把一天中能用的每分每秒都挤满了,最后成绩毫无起色,于是用一句“我努力了,没办法了”来安慰自己,也算心安理得。但这样的努力是有效的吗?我以为,“努力”从来不能成为掩盖自己不思考没策略的借口。“学而不思则罔”,仔细思考,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用最少的时间创造最大的效益,学习才是高效的。
时间和效率
高三,面对日益紧迫的时间,有同学会熬夜,有同学会使用零碎时间。前者早已饱受质疑,因其很容易影响第二天的效率,导致学习不可持续。事实上,我认为零碎时间(如“车上,枕上,厕上,席上,课间”)同学们也应结合自己的状况,科学地有限度地使用。
零碎时间往往有各自的职能。比如课间用于缓解上节课的疲劳,准备下节课的物品。除非我真的精力十分充沛,否则把时间全用来刷题的话,疲劳无法缓解,下节课的效率不受影响吗?学习讲究张弛有度,过于密集的时间安排,不利于学习状态的保持。我认为不如劳逸结合,比如,在车上时望望远处的风景休息一下眼睛,有的课间和同学聊聊天、散散步,效果也许比一直刷题更好。另外,零碎时间也该有其适合的学习内容,如英语单词,语文字音字形等小块知识,零敲碎打,加强记忆。对于整套的卷子,我更建议使用整块时间消化。
整块时间的使用要有规律。不能说我今天有动力,就拼命学好几个小时到很晚,明天累了又早早睡了。这样,学习计划很难有效完成,也干扰了生物钟,对身体和学习状态都不利。可以在开学前实验几次,找到一个能让自己第二天仍然拥有精力的最晚睡眠时间,减去半小时的机动时间,以剩下的时间为基准,安排每天的学习计划。
学习时间再长,没有效率也只是在虚度时光。很多同学不是吃饱了犯困,就是人在书桌心不在焉,要么就抵御不了手机电脑漫画小说的诱惑,时间不知不觉就溜走了。我认为要提高效率,必须营造主客观的紧张学习氛围。
我们可以给整时间分段,让紧迫感加剧。因为时间一长,容易使人散漫,好像时间无限,可以随便拖延。我推荐两个方法。一是定闹钟。像学校上下课一样,我们定上40分钟响一次的闹钟,督促自己,增强紧迫感,提高时间利用率。如果担心闹钟让时间总倒悬心头,令人分心,可以用时间日志。提前把这一晚要做的任务记在日志上,每做一个任务之前,内心确定按一般速度完成应该需要的时间。然后开始做。做完后看看真正花费的时间,在日志上记录,成功完成的挑钩,超时的思考原因,第二天提高速度。相对于闹钟,它的时间统计是滞后的,做题时不考虑时间用多了还是少了,避免因时间分心而做题潦草。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平时如考场,考场如平时”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氛围不同,心态就不同。我建议走读的同学在家里营造“走出舒适区”的客观环境,把水果饮料零食放远一些,书桌旁不要有床,禁止自己在完成任务之前躺在床上。对于手机,如果主观意志难以抵御,不如上交家长,客观隔离。如果附近有图书馆,也可以去图书馆寻找安静的氛围。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