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三:会错要求
话题作文的主题确定要认真思考,很多同学错误地认为话题作文可以随便写,主题不重要,这是不对的。主题要健康要有新意要明确。以“绿色”话题,如果仅仅写绿色如何如何好,这虽然可以写,但不一定是最好的,虽然看起来扣住了话题,但“绿色”深层的意义没有把握住,其主题还可以是保护自然环境,还可以是绿色环保低碳……会错了要求,轻则挂羊头卖狗肉,重则牛头不对马嘴。审清话题 避免失误
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抑或是新材料作文,审清话题很重要,话题的关键词有本义,可能还有引申义,有的还可能有比喻义,因此,在审清话题的本义的基础上,还要审清话题的引申义,甚至比喻义。
2010年4月的省质检,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考生可以在“高峰”的范围内选择一个角度切入,进行作文。“高峰”的基本义:高的山峰;比喻义:比喻事物发展的最高点。可是部分考生将“高峰”等同于“高峰期”,这就没有把材料理解清楚,这样写出的作文就很容易偏离话题。在这次考试中,部分考生还拟出了 “坚持”、“持之以恒”的题目,单从题目看,就感觉不到很切合的题意。虽然新材料作文的写作空间比较大,切入的角度可以多维,但是,有的新材料作文还是有比较明确的立意指向,因此高考作文要求中有一句话非常重要,即“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这就好比一次书画展,要求选送的作品是书法作品及绘画作品,结果送来的是篆刻作品,或是雕塑作品,送错了,就不符合要求。
若以“桥”为话题,其本义是 “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如果在审题时只完成了这个层次,只能写起交通作用的桥,如某一具体桥的外形、结构、特点、建设、作用等,这比较适合说明文的写作,如果要求写议论文,只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不够了。如果能够深入一点,把握好“桥”的比喻义——— 能起沟通作用的人和事,就可以拓宽写作的深度和广度,既可以写桥的历史与发展,又可以写友谊之桥、理解之桥、合作之桥、交流之桥等。这样一来,对“桥”的把握更深刻,也就避免了因审题不清而导致失误。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